洛陽鏟,又名探鏟,一種考古挖掘的工具,為半圓柱形的鐵鏟。一段有柄,可以接白蠟桿加長。使用時垂直向下戳擊地面,利用半圓柱形的鏟可以將地下的泥土帶出,并逐漸挖出一個直徑約幾米的深井,用來探測地下土層的土質(zhì),以了解地下有無古代墓葬。
洛陽鏟據(jù)傳為中國河南洛陽的盜墓者李鴨子于20世紀初發(fā)明。1923年前后,馬坡村村民李鴨子來到他家附近一個叫孟津的地方趕集,轉(zhuǎn)了一會兒,他便蹲在路邊休息。李鴨子平日里以盜墓為生,所以他經(jīng)常想的也是有關(guān)盜墓的問題。
這時,他看到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包子鋪,賣包子的人正準備在地上打一個小洞,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鴨子的興趣。因為他看到,這個東西每往地下戳一下,就能帶起很多土。盜墓經(jīng)驗豐富的李鴨子馬上意識到,這東西要比平時使用的鐵锨更容易探到古墓,于是他受到啟發(fā),
比照著那個工具做了個紙樣,找到一個鐵匠照紙樣做了實物,第一把洛陽鏟就這樣誕生了。據(jù)考證,打造出第一把洛陽鏟的鐵匠叫做陳印娃,現(xiàn)已故去。
洛陽鏟因為是要做為挖掘探洞、采集探土之用,其工作原理大約和現(xiàn)在的石油勘探、地質(zhì)取樣相似,故而鏟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圓筒形,類似于瓦筒狀,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見的一種兇器--管兒插。
常見的洛陽鏟鏟夾寬僅2寸,寬成U字半圓形,鏟上部裝長柄洛陽鏟雖然看似半圓,其實形狀是不圓也不扁,最關(guān)鍵的是成型時弧度的打造。長20至40厘米,直徑5至20厘米,裝上富有韌性的木桿后,可打入地下十幾米,通過對鏟頭帶出的土壤結(jié)構(gòu)、顏色和包含物的辨別,可以判斷出土質(zhì)以及地下有無古墓等情況。洛陽鏟的制作工序有20多道,最關(guān)鍵的是成型時打造弧度,需要細心敲打,稍有不慎,打出的鏟子就帶不上土。不僅如此,洛陽鏟在制作工藝上更為復雜,通常制造一把小鏟需要經(jīng)過制坯、煅燒、熱處理、成型、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,故而只能手工打制。
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一般的洛陽鏟已經(jīng)被淘汰,新的鏟子是在洛陽鏟的基礎上改造的,分重鏟和提鏟(也叫泥鏟)。由于洛陽鏟鏟頭后部接的木桿太長,目標太大。所以棄置不用,改用螺紋鋼管,半米上下,可層層相套,隨意延長。平時看地形的時候,就拆開,背在雙肩挎包里。而今,洛陽鏟的家族已經(jīng)十分龐大,比如電動洛陽鏟,儼然是一個小型的鉆探機。
使用時身體站直,兩腿叉開,雙手握桿,置于胸前,鏟頭著地,位于二足尖間,用力向下垂直打探。開口到底,不斷將鏟頭旋轉(zhuǎn),四面交替下打,保持孔的圓柱形。從刃部逆鏟將土摳下,縱向掰開看斷面??赐習r,不能回鏟,回鏟是連續(xù)往地下打二三下才提鏟。洛陽地下的土種類很多,探工將其粗分為死土、活土兩類。
一般說來,死土是未經(jīng)人類擾亂過的原生土壤,地質(zhì)結(jié)構(gòu)比較緊密,要是發(fā)現(xiàn)是死土,不能探得太深,否則探不下去,拔不上來,將鏟卡在孔中。搞鉆探一面下鏟,孔半圓;兩面下鏟,孔橢圓;只有四面下鏟,探孔才是圓的。打的孔要正要直。
正是不彎,直是不歪。打垂直孔也并不十分容易,對工具而言,鏟頭要正,桿子要直。否則,易打彎孔,甚至打孔小口大肚,不成名堂。測驗探孔的正直彎曲,可以拿一面鏡子,借助陽光,從孔口往下照,光線射到孔底,則孔是直的。如果光線射到孔壁下不去了,則孔是彎的,必須修整工具后再打。打彎孔很費勁,雙手拔桿時也可以將肩頭頂靠木桿借力上拔。
初學者打幾米深的孔,一個孔或幾個孔打下來,手掌容易磨出水泡,不久便磨出繭子,這是學習者的最初經(jīng)歷。初學時,可面朝南打50厘米,轉(zhuǎn)向面朝北再打50厘米,輪流轉(zhuǎn)向下打,糾正雙臂執(zhí)鏟的偏差,練習打垂直孔。開始打洞時將洛陽鏟用力地探下去,打個米把深,稍微出點力,順勁就下去了,如果打得深一些,人就不用出力,手一松鏟子下去,就打進土里了。如果初學時沒有接受嚴格的訓練,或者的拿鏟姿勢不夠標準,以及個人使用習慣等,都會出現(xiàn)一些偏差,打出歪孔。兩個相距不到1米的探孔,二人同時下打探,一個垂直孔,一個歪斜孔,那么,在8米深處,歪孔甚至與直孔交會,兩把鏟頭碰到一起。這種情況雖然少有,但并不罕見。